找到相关内容22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敦煌坛经合校简注》序

    都是一团胡说,伪造,诈骗,矫饰和装腔作势。”一时间,引起一些日本学者的不高兴。原因就出在他把禅师当成史学家,把禅宗的思想创造当成是史实的记录——他谈《坛经》的方法有误,以致才有上当受骗之后恍然大悟的激愤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163958.html
  • 《宗教事务条理》学习体会

    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。此外,这类行为还有可能构成犯罪,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例如,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,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2465576.html
  • 如何辨别真假/如法不如法的南传出家人

    弟子们与公众人士应该踊跃配合,拒绝给钱及举报假出家人,制止假出家人利用公众的慈悲善心诈骗牟利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[4]泰国与马来西亚是邻居,虽然两国的国教皆不同,但彼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567943.html
  • 寺庙的讲解知识

    偷盗而义利节用——偷谓诈骗潜窃,盗谓强劫豪夺。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,叫做不偷盗。因为一切事物,主权转移,必依正义,不与取而取,非分取而取,无功而取,都是偷盗的行为。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“利”,致利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3768173.html
  • 挖掘宗教文化资源 服务和谐湖南建设

    难,以免引发对寺庙诈骗之类的投诉。  要恰当处理教务活动与旅游经营的关系。宗教教务活动与旅游开发经营是两类不同性质、不同管理模式的活动,应该有所区别并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组织管理。其一,位于旅游景区的寺观...

    陈树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2668341.html
  • 学习玄奘精神 弘扬佛教文化

    不同的作用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些精髓,启不和影响他们的思想。  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,而人们即遭受着错综复杂的种种精神困惑。人们迷失自己,吃、喝、嫖、赌;吸毒、诈骗、堕落等污浊肮脏的...

    张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1169647.html
  • 律仪基础上之人间佛教

    本,吾人既生斯世,固不能弃之而不用。但  须取之有道,用之有节,苟物属他人,虽一针一草不得不与  而取﹔凡诈骗潜窃,强劫豪  243页  夺,乃至无功受禄,不依正义非分而取者皆名偷盗。显盗国  法固有...

    尘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270844.html
  • 胸怀慈悲诚善 致力和谐共进:觉醒法师访谈录

    应接不暇、不堪重负,而且也良莠不分,难辩真伪。甚至于以开展慈善事业为幌子,行诈骗之实的不法分子混杂其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”。为此,我在提案中呼吁有关慈善机构、民政部门、宗教主管部门共同关注这一状况,积极组织...

    玉佛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2471474.html
  • 真觉法师:用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

    ;佛教“诸法无我”的思想,可以警诫人们省察个人主义的危害;佛教大慈大悲、普度众生的精神,提供了高尚的道德准则;佛教五戒十善等行为规范及善恶业报之说,可以有效地遏制凶杀、偷盗、淫乱、诈骗等恶行;佛教依正...

    真 觉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5973231.html
  • 星云法师答:净土在哪里?

    慢慢获得,他总希望“一步登天”,一下子就能发财、富贵,所以铤而走险,窃盗、诈骗,破坏了净土的形象。在人间净土里,经济是净化的,没有财产的占有,只有均富的日用。 生活,没有恶人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1177658.html